在工業管道系統中,方工閥門生產的氣動法蘭球閥憑借其高效的流體控制能力,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。然而,長期運行難免會出現故障,影響生產效率。下面為您詳細介紹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。
故障原因:
填料磨損或老化。長時間使用后,填料會因摩擦、化學侵蝕等因素而逐漸磨損,失去密封性能。
填料壓蓋未壓緊。安裝或維護時,若未將填料壓蓋均勻擰緊,會導致密封不嚴。
維修方法:
更換填料。選用與閥門規格適配的優質填料,更換時,小心拆除舊填料,確保填料函內清潔無雜質,然后逐圈填入新填料,注意每圈填料的接口應錯開 180° 左右,最后均勻擰緊填料壓蓋。
調整填料壓蓋。使用扳手對稱、逐步擰緊填料壓蓋螺栓,注意不要過度擰緊,以免損壞閥桿或填料。
故障原因:
法蘭密封墊片損壞。可能因介質腐蝕、壓力沖擊或安裝不當導致墊片變形、破裂。
連接螺栓松動。管道振動、溫度變化等因素會使螺栓逐漸松動,破壞密封。
維修方法:
更換密封墊片。根據閥門工作壓力、溫度和介質特性,選擇合適材質的密封墊片,拆除舊墊片后,清潔法蘭密封面,確保無雜物、劃痕,再安裝新墊片,注意墊片要放置平整。
緊固連接螺栓。使用扭矩扳手,按照規定的扭矩值對稱緊固連接螺栓,防止因螺栓緊固不均導致泄漏。
故障原因:
密封面有雜質附著。流體中的固體顆粒、雜質等進入密封面,破壞密封。
密封面磨損。頻繁開關、介質沖刷等造成密封面磨損,降低密封性能。
維修方法:
清理密封面雜質。關閉上下游閥門,放空管道內介質,拆開閥門,使用清潔工具小心清除密封面上的雜質,若雜質嵌入密封面較深,可使用砂紙輕輕打磨,但要注意避免損傷密封面。
研磨或更換密封件。對于輕微磨損的密封面,可采用研磨膏進行研磨修復;若磨損嚴重,則需更換相應的密封件,確保新密封件的質量和安裝精度。
故障原因:
氣動執行器故障。氣源壓力不足、氣缸活塞密封件損壞、氣動控制元件故障等,都可能導致執行器無法提供足夠動力。
閥桿變形或卡滯。外力撞擊、介質腐蝕等使閥桿彎曲變形,或閥桿與填料之間因缺乏潤滑、雜質侵入而卡滯。
球體與閥座卡死。密封面損壞、雜質堆積等原因,使球體在閥座內無法自由轉動。
維修方法:
檢查和修復氣動執行器。檢查氣源壓力是否符合要求,若壓力不足,調整氣源壓力;檢查氣缸活塞密封件是否損壞,如有損壞及時更換;排查氣動控制元件,如電磁閥、氣動放大器等是否故障,維修或更換故障元件。
處理閥桿問題。若閥桿變形,需更換新閥桿;對于閥桿卡滯,先清潔閥桿和填料函,去除雜質,然后涂抹適量潤滑脂,若卡滯嚴重,可適當松開填料壓蓋,協助閥桿活動。
解決球體與閥座卡死問題。拆開閥門,清理球體與閥座間的雜質,檢查密封面,若密封面損壞,按上述內漏維修方法處理,確保球體與閥座能靈活轉動。
故障原因:
傳動部件磨損。如齒輪、蝸輪蝸桿等傳動部件長期使用后磨損,導致傳動效率降低。
潤滑不良。閥門內部運動部件缺乏潤滑,增加摩擦力。
氣動執行器輸出力不足。氣源壓力波動、執行器活塞磨損等,使執行器輸出力無法滿足閥門正常動作需求。
維修方法:
更換磨損的傳動部件。檢查傳動部件磨損情況,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齒輪、蝸輪蝸桿等,確保傳動系統正常運行。
加強潤滑。定期對閥門內部運動部件,如閥桿、球體轉動部位、傳動部件等添加適量潤滑脂,保證潤滑效果。
檢查和調整氣動執行器。穩定氣源壓力,檢查執行器活塞密封件,如有磨損及時更換,必要時對執行器進行調試,確保輸出力滿足要求。
故障原因:
閥門安裝不當。未按要求垂直或水平安裝,與管道不同心,導致介質流動受阻,引發振動。
介質流動不穩定。介質流速過高、壓力波動大,產生紊流和沖擊,引起閥體振動。
閥門內部部件松動。如球體固定部件松動,在介質流動作用下產生振動和噪音。
維修方法:
重新調整閥門安裝位置。嚴格按照安裝規范,確保閥門安裝垂直或水平,與管道同心,緊固好安裝螺栓。
優化管道系統。通過調整閥門開度、增加節流裝置、擴大管道直徑等方式,穩定介質流速和壓力,減少紊流。
檢查并緊固內部部件。拆開閥門,檢查球體固定部件等內部零件是否松動,如有松動,及時緊固。
故障原因:
電磁線圈燒毀。長期通電、電壓異常等可能導致電磁線圈過熱燒毀。
閥芯卡滯。電磁閥內部有雜質、潤滑不良等,使閥芯無法正常動作。
電氣連接故障。接線松動、短路等,影響電磁閥正常工作。
維修方法:
更換電磁線圈。使用萬用表檢測電磁線圈電阻,若電阻值異常,更換同規格的電磁線圈。
清潔和潤滑電磁閥閥芯。拆開電磁閥,清理內部雜質,在閥芯表面涂抹適量潤滑脂,確保閥芯活動靈活。
檢查電氣連接。仔細檢查接線是否牢固,排查線路是否存在短路、斷路等問題,修復電氣連接故障。